白求恩精神论坛 内容详情

隋芳:一位讲解员心目中的白求恩

2024-10-23 09:31: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jpg

  在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及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发表85周年的特殊时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院报刊与新媒体传播委员会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党政管理与人文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河北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隋芳,特别邀请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著名讲解员张松青,分享她心中的白求恩故事。隋芳与张松青相识已有20余载,多次邀请他前往白求恩纪念馆,为医院同仁及国内同行讲述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分享学习白求恩的心得体会。张松青因其精湛的讲解技巧,被誉为“金牌讲解员”。

2.jpg

  张松青深情地说,白求恩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事迹通过电影、电视剧、话剧、小说等多种形式广为流传。尤其是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即使现在的年轻一代未曾背诵过“老三篇”,但他们的父辈对此记忆犹新。白求恩作为一位国际友人,始终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其英雄形象80多年来从未褪色,他是万民传颂、全民敬仰的偶像。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抢救伤员感染丹毒,病逝于河北唐县黄石口村。唐县革命老区人民为纪念他,在军城南关修建了白求恩陵墓。1953年春,白求恩的遗骨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他的全身汉白玉塑像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白求恩纪念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实地展示了他伟大的一生。每天都有来自各地、不同阶层的人士前来参观。张松青作为陵园的一名工作者,感到无比荣幸能够成为白求恩身边的讲解员。

3.jpg

  张松青说,白求恩是一个忘我工作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人,一位有正义感的人。白求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战争和法西斯的残酷现实逐渐锤炼而成。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中,白求恩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动身来中国之前,他曾写道:“我拒绝生活在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而不奋起反抗。我拒绝以默认和忽视职责的方式容忍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向其他人发动的战争——西班牙和中国都是同一战场中的一部分。”他来到中国,是因为这里是最需要他的地方,是他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在中国,白求恩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仅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他便耗尽了全部精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连续69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创建模范医院,建立卫生学校并亲自编写教材,发明设计“卢沟桥”的药驮子,甚至在战场上度过自己的生日。即使手指感染、高烧不退,他仍坚持上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jpg

  张松青回忆道,每当有年轻女孩参观白求恩纪念馆,看到白求恩的早期照片时,总会发出惊叹:“哇塞!白求恩长得好帅啊!”展厅里顿时洋溢着温馨的笑声。然而,当她用一张张真实、生动的照片,详细讲述白求恩穿梭于前线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时,她们立刻安静下来,陷入深深的思考。在白求恩病逝的经典照片前,他苍老的容颜让人难以想象他年轻时的英俊潇洒。照片中的白求恩紧闭双眼,微张双唇,面容枯槁,头发凌乱,胡须花白。这一切都见证了他忘我的工作态度。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伤员,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惦记着前线的战士。面对白求恩的遗容,聂荣臻司令员、卫生部叶青山部长以及无数经历过生死的八路军战士,这些铁血男儿也不禁潸然泪下。白求恩的照片记录了永恒,定格了瞬间,记录了英俊潇洒,定格了不朽的容颜。

5.jpg

  白求恩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也是一个对感情负责的人。他的感情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23年秋,白求恩在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的会员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在那里,他遇到了小他11岁的苏格兰姑娘弗朗西斯·坎贝尔·彭尼。她的声音、美貌以及非凡的天真、脱俗和聪明,使他大为倾心。1923年8月13日,弗朗西斯不顾家人的反对,与白求恩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婚礼。当时,白求恩身无分文,而弗朗西斯却有一笔遗产,这对白求恩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1924年春天,他们在欧洲度蜜月的同时继续求学。然而,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的性格并不相容。白求恩生活差异,富有冒险精神,这些都让性格恬静、内向的弗朗西斯难以接受。一年后,白求恩完成学业,弗朗西斯的遗产所剩无几。他用这笔钱在美国底特律开设了一家诊所。1926年,白求恩不幸患上肺结核,当时肺结核被视为不治之症。为了对弗朗西斯的青春负责,白求恩提出了离婚,但弗朗西斯坚决反对。白求恩说:“这样没有什么意义,我绝不浪费你的生命,除非你同意离婚,否则我绝不去疗养院治疗。”此时的白求恩陷入人生的低谷,生活放荡,酗酒、抽烟,毫无节制。在特鲁多疗养院,他不听医生劝告,每天不停地抽烟。然而,他富于冒险的精神促使他尝试“人工气胸疗法”,最终战胜了病魔,成为掌握这一技术的13位专家之一。

6.jpg

  病愈后的白求恩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成为维多利亚皇家医院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发表了14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成为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随着身体的康复,白求恩对弗朗西斯的思念无法抑制,写信向她倾诉。被打动的弗朗西斯再次回到白求恩身边。1929年秋,他们在蒙特利尔复婚。婚后,白求恩事业再创辉煌,成为美洲胸外科医生协会五人理事会理事。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他忽视了与弗朗西斯的感情,导致婚姻再次破裂。1933年3月,他们第二次解除了婚约。然而,白求恩对弗朗西斯的爱从未停止。他在遗嘱中写道:“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蒙特利尔的弗朗西斯·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费,或是分期给也可以。在那里我应负的责任很重,绝不可以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

7.jpg

  白求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博学多才,懂得生活,在小说、诗歌、绘画、雕塑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还喜欢旅游,不愿过“贫乏无味”的生活。实际上,他所说的“贫乏无味”是指为贫困的人争取权利。在蒙特利尔,他领导一个小组,专为穷人的孩子治病。一次,他对被警察打伤的罢工工人说:“我,诺尔曼·白求恩,对你们完全免费治疗。”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非常艰难,面对饥饿和贫穷,白求恩提出建立国家健康保障体系,即全民医疗体系,为全世界的穷人争取权利。1935年,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产党,这是他来到中国全身心帮助中国人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结论,加拿大驻华武官叶汉思夫妇和文化参赞乐静宜在参观时心存疑问。他们说:“中加建交之前,在加拿大很少有人知道白求恩,甚至已经有一代人忘记了他。很难理解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但我们确实被他感动了。”

8.jpg

白求恩是一个让后人敬仰的人

  张松青说,作为一个讲解员,白求恩的事迹可以讲完,但他的精神远不是一本讲解词所能涵盖,白求恩做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昂。信手翻看留言簿,有英文,韩文,日文,拉丁文等多各文字;有政府官员、军人、学生和普通百姓等各个阶层;有驻华大使、参赞、留学生等外国友人。留言中每一句话都使人感受到一种力量,他们或有感而发,或由此而荣。其中有一行用铅笔书写的,粗粗的,黑黑的,歪歪扭扭,略显稚嫩的留言让我永不忘怀,我无法言说它的与众不同,但我每次为观众讲起这则留言都会为之动容,上面写道:“白求恩爷爷,您是我的好爷爷,我爱您!”落款是石家庄市中华大街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他没有留下名字,我也猜不出是男生还是女生。可是我知道他一定很可爱,一定很用心,用他那幼小的心灵感知着白求恩爷爷的故事,那短短的15个字已经在那一瞬间永远嵌入我的脑海。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读完关于白求恩的文章后掩卷沉思了,也记不清有多少人用不同的方式来怀念他。有一次,当年被救治的小姑娘,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平山县蛟潭庄王兰英大娘辗转来到白求恩墓前,用中国最传统,最质朴的答谢方式——双膝跪地,顶礼膜拜,她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祭拜救过自己性命的恩人!在她的心里,也许不知道“伟人”、“高尚”、“纯粹”等字眼,她不是名人,甚至不识字,不能写自传,不能用文字诉诸笔端,但心里的感激却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因为白求恩大娘学会了针灸,学会了简单的药理知识给家乡的百姓看病,一直是义务的,直至晚年。

  在白求恩墓前,经常有许多不知名的人鞠躬哀悼,手捧鲜花毕恭敬献,以怀念这位伟大的国际友人。我们不管用哪种形式纪念白求恩,我们相信: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白求恩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楷模,一种传统注入在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之中,我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永远供后人敬仰。

9.png

白求恩是中加两面国人民的纽带

  白求恩是一个外国人,但他的名字为国人皆知。因为白求恩,中国的老百姓比了解任何一个国家都熟悉加拿大,只要提起加拿大人们就会想起白求恩,白求恩的名字几乎成了加拿大的代名词,他的名字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逝去,却因为成了中加人民的纽带而越发历久弥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告诉我:她来中国旅游,只要说来自加拿大,人们就不约而同脱口而出:噢!白求恩的国家。为此,她在旅行包上用中文写下了:我来自白求恩的故乡,所到之处,受到了极大礼遇。

  现在白求恩的名字在他的祖国沉寂了40多年后复苏了。近几年,每年都有100多位加拿大友人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拜白求恩,他的事迹已被国人所了解、接受,他的精神和高尚品德已成为中加两国人民的纽带永远传承下去。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