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精神论坛 内容详情

白求恩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2024-10-21 14:54:0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jpg

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八十五周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诺尔曼•白求恩已成为中加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和桥梁。他那不远万里献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高尚品格,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敬仰和称颂。白求恩精神,曾激励和培育了中国几代人,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这篇光辉著作中对白求恩精神曾作过高度概括。电影故事片《白求恩大夫》及周而复所作《诺尔曼.白求恩片断》等文学作品也十分完整生动地刻画了白求恩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情怀。但是,直观地表现而且真实地纪录白求恩当年在华北敌后抗日战场光辉形象和身影的,则是一幅我国人民广为熟悉的珍贵摄影作品。这就是由已故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名誉主席吴印咸同志,于1939年10月在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孙家庄外小庙里,用一架德国产的“伊可弗莱斯”120双镜头照相机拍摄的《白求恩大夫》。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充分表达和展示了来自异域的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思想和宽阔胸襟。

2.jpg

《白求恩大夫》与吴印咸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对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二0师干部作报告时拍摄的《艰苦创业》的照片一道,曾被我国摄影艺术界称誉为“传世之作”。这两幅光彩熠熠的摄影佳品,都从独特的角度记录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其强烈的现场感、时代感和真实的形象与背景深深地感染着人们,为后来人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珍贵的文献性资料。这两幅摄影作品也因此被吴印咸视之为他众多摄影艺术佳作中的精品,而《白求恩大夫》又是他“最满意之作”。

吴印咸于 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沭阳县,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7 年“七.七事变”前,他在上海电通公司担任摄影师时,积极参加左翼电影运动,先后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日军占领上海后,因悄然拍下一部日军残杀中国人民及上海各界掀起抗日爱国运动的纪录片,他被国民党特务机构列入了黑名单,正当他在若大的上海处于无立足之地的情况时,加入左联的演员袁牧之邀他一同奔往革命圣地——延安。袁牧之是当时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邀请前去延安拍摄《延安与八路军》大型纪录片的,他决定由自己担任编导特邀吴印咸任摄影师。吴印咸欣然接受邀请,决意投身于延安那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去。

他们经过紧张的筹备,得到一名16毫米小型摄影机和少量胶片。后来,在武汉的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又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摆脱特务的监视和限制,通过秘密方式,送给他们一台“埃姆”35 毫米摄影机和二千英尺的电影负片。之后,他们由武汉乘火车到西安,又换乘卡车在黄土路上颠簸了两天,才到达延安。

在延安,他们参加了六、七个人组成的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出任团长的摄影团。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个摄影团。吴印咸在团内担任摄影同时兼任了摄影队队长。

《延安与八路军》开拍。摄影队除围绕军民关系、根据地建设、党的政策及八路军战斗生活等主要内容,拍摄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场面和生活情景。两个月后,摄影队离开延安东渡黄河到晋西北和晋察冀边区开展艰苦的拍摄工作。

他们到达八路军第一个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后,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热情接待了这支来自延安八路军自己的摄影队。在介绍前线八路军战斗生活的情况时,聂司令员特别提到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前线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嘱托他们多拍摄一些他的镜头。听了聂司令员的介绍,吴印咸等对白求恩顿生敬意,也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当即决定把白求恩这一题材作为一项重要专题内容。为保证能经常接触、了解白求恩的生活工作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拍下来,军区还特意安排他们住在白求恩居处附近。

3.png

此后的两个月,吴印咸与白求恩的医疗队形影不离,常常一起行动。白求恩不辞辛劳,精心救治伤病员,吴印咸也怀着崇敬之情为他拍照。除拍摄了白求恩创办的模范医院和医务培训班的情况外,还拍摄到许多白求恩抢救伤员和为群众送医治病的珍贵镜头。白求恩有一架“雷丁那”照相机,这是他随身所带的心爱之物。闲暇时,他们也兴致盎然地在一起谈论摄影,共同探讨有关的技术技巧。不久以后,两人已成为一对兴趣爱好相投的知己好友。

1939 年10月,驻华北日军调集两万重兵,配以飞机、大炮和装甲车,在“杀人魔王”阿部规秀中将指挥下,穷凶极恶地对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冬季大扫荡”。

此前,因药品和医疗器械紧缺,经军区首长批准,白求恩拟回加拿大筹措、购买一部分,顺便也募集一些经费。为此,大家专门为他举行了欢送会。然而,即将启程的白求恩得知日军开始“大扫荡”的消息后,毅然决定留下并执意要求到战斗最激烈的前方部队中救治伤员。经军区首长再三考虑,才同意了他的要求。摄影队也被批准随医疗队一起行动。他们连夜行军,翻山越岭 70多里路,赶到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根据白求恩大夫“救护工作务必靠近火线”的要求,手术室就设在距火线仅五、六里路的孙家庄村外小庙里。战乱中的小庙,佛像早已荡然无存,但雕梁画栋和墙壁上残留的彩图仍依稀可见。

4.jpg5.jpg

摩天岭战斗异常激烈。炮弹接连爆炸的声响仿佛要将小庙掀翻似的,机关枪射击的声音也不停地在耳边震响。白求恩对这些似乎毫无感觉,他身着白围裙,高挽双袖,神情坦然,沉着镇定,始终工作在用两只“卢沟桥”(由他亲自设计并命名,用于装运医药器械的骡驮架箱)搭上门板而成的“手术台”前。在他的影响下,医疗队救护伤员的工作也在紧张而有次序地进行,做好手术的伤员一个接一个被抬往后方。

在前沿参加战斗的八路军指战员都知道白求恩大夫医术高明,因此作战中都格外英勇。当战斗渐趋白热化时,伤员也在逐渐增多,接送伤员的担架来去匆匆,小庙前的山坡上依次排满了急待手术的轻重伤员。直至次日下午,医疗队仍在紧张地工作,为了争分夺秒地救治伤员,他们已连续工作了 30多个小时未休息。

天色渐近黄昏时,医疗队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告知日军分数路正向孙家庄方向包围过来,让他们立即转移。紧接着,担任警戒的哨兵也跑来报告:后山发现大批敌人,正向孙家庄这边袭来,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敌情后,白求恩当即决定将轻伤员立即转移,剩余10名重伤员就地抓紧手术。

敌人的枪炮声越来越近了,破旧的小庙被震得簌簌落土。在场的同志一再劝说白求恩先行撤离,剩余手术由他们来做。但他却置自己的安危于度外,对同志们的劝说也置之一边不予理会。在一旁忙于选拍战地照片的吴印咸被这场景深深地感动了。当他看到白求恩弯下腰,全神贯注地为一腹部受重伤的战士做缝合手术时,立即举起照相机,调好镜头,利用夕阳微弱光线的照射,将中国北方农村古老小庙作为背景,记录下白求恩大夫这一瞬间的形象。

人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由古老小庙、简陋的手术台、医务人员特定的神态及外科手术专有的庄重气氛十分和谐自然地组成的摄影画面,就是摄影佳作《白求恩大夫》。这幅照片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摄影技术技艺的巧妙;而且在于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和其所蕴含的高尚意境是如此的清晰和明了,既不需文字解说,使观者在观后能立即意会和体味,又能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作为白求恩生前留存的最后一幅身影,这是他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和思想的真实写照。多少年来,每当中加两国人民缅怀白求恩大夫时,总要盛赞这幅照片,称其为历史的珍品,艺术的结晶。对此,拍摄者吴印咸若干年后如是说出这样一段话:没有白求恩不远万里到中国抗战之举,就不会有这成功之作。不深入生活,没有战火考验的经历也就不能纪录下这令人永远难忘的时刻。时代为合作提供了条件,我的职责是纪录下这伟大的时代。

6.jpg7.jpg

摩天岭战斗中,医疗队一直坚持把重伤员的手术做完才转移,当他们安然撤离后不久,敌人也随后闯进了村庄。不幸的是,白求恩的左手中指在手术过程中被刀尖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仅将手指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一会儿,接着俯身继续工作。几天后,他又坚持亲自为一患颈部丹毒症、合并头部蜂窝织炎的伤员做手术,以致左手中指的伤口又受到致命感染。由于当时医药条件的限制,他的脓毒败血症无法得到足量抗菌药物的控制,其病情又趋恶化。1939 年11月12日,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不幸以身殉职。

摩天岭战斗结束后,吴印咸立即离开了白求恩,继续完成《延安与八路军》纪录片的拍摄。当他得知白求恩病逝的消息,泪水立时溢出眼眶。他怀着难以抑制的悲痛心情,由前线专程赶回来参加了白求恩的追悼会。

8.jpg

白求恩精神也时时激励着吴印咸。1942年,吴印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延安电影团的领导工作。是年,他拍摄了反映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艰苦奋斗历程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当他向毛主席汇报拍摄工作时,毛主席欣然为他挥笔题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进一步深化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这张题词后来由吴印咸珍藏了十余年,1957年捐赠给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延安,吴印咸还先后参与拍摄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等纪录片。由于工作需要,他得以经常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触,拍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纪录他们光辉的业绩,也从中受到许多启迪、教育和关怀。

1946 年秋,吴印咸率电影团部分人员赴黑龙江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具有较完备现代化设备的人民电影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建国后,他先后担任过该厂厂长和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等职务。并分别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担任了《红旗谱》、《白求恩大夫》等优秀电影故事片总摄影师的工作。其中,《红旗谱》荣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摄影奖。

1994年9月7日,这位与世纪同龄的老人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4岁。从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左冀电影运动开始算起,他从事电影和照片摄影工作有70年之久,在摄影艺术创作上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外摄影界均享有盛誉。大半个世纪中,他拍摄了数以万计的作品,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及美国、法国、瑞士、新加坡、巴西等许多国家都曾举办过他的个人影展。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授予他“摄影功勋证书”,法国阿尔勒第十九届国际摄影节上特设了“吴印咸月”,港澳地区摄影协会曾授予他“摄影大师”的称号。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人民多彩的生活,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难以磨灭的记忆。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发生重大变化的革命年代,也记录下许多珍贵的历史事件。这些值得“永远珍藏”的作品不仅使人们难以忘记旧中国血与泪的苦难和延安时期那艰苦创业的历程;也使我们面对瑰丽多彩的画面,从中受到历史的启迪,从而唤起人们对未来充满更加火热的希望。

9.jpg

吴印咸生前十分珍视自己的作品。在他住宅客厅的墙上常年悬挂着两幅照片,那就是《艰苦创业》和《白求恩大夫》。他曾语重心长地对人说:“别人的座右铭是一句诗或几句话,而我则把这两幅照片作为我的座右铭…… ”

他追随时代的脚步,用“第三只明亮的眼睛”忠实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振兴的历史,历史也自然会镂刻下他璀璨闪光的名字——吴印咸。

10.jpg

(此文是25年前,作者记述摄影大师吴印咸先生拍摄《白求恩大夫》前前后后及有关史料的文章。以此纪念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85周年。现再次转载该文,以纪念白求恩世逝85周年,纪念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85周年。)

11.png

荐稿:林立

编辑: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