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内容详情

伟大的友谊 不尽的追思

伟大的友谊 不尽的追思

伟大的友谊 不尽的追思

2020-10-21 09:20:1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0年5月21 日,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京举行活动,纪念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逝世60周年,国内外有关知名人士70余人参加。大家从不同角度回忆了这位伟大国际友人极不平凡的生平历史及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栗龙池、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深清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社会活动家、美国著名作家、卓越的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她1929年初来到中国,直到1941年,足迹遍及全国。她目睹了中国人民极度贫困的处境,特别是后来又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的蹂躏,感到非常愤怒。她奋笔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创作了《中国红军在前进》,后来又写出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的战歌》、《中国在反击》等近800万字的著作,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史沫特莱奔走呼号,为中国伤员在外国募捐,并促成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人员。在西安事变时,她通过英语广播,向全世界介绍西安事变的发展情况,从而引起轰动。在延安期间,多次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进行采访,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极高的评价。 “七.七”事变后不久,她带着打字机、照相机奔赴前线,成为八路军中的第一个外国随军记者,写了大量报道。她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转战各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另外,史沫特莱与宋庆龄、鲁迅等著名进步人士建立了亲密友谊和合作关系,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
史沫特莱积极争取和敦促外国医务界人员前来中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中国伤病员服务。在延安,她曾与毛泽东联名,呼吁美国人民和红十字会向八路军派遣外科医生。在离开延安之前,她又与朱德联名写信给印度国大党,请他们派合格的医生来华,为抗日的中国军队服务。从而成功动员并组织了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
  1941年,史沫特莱因病回到美国后,坚持到处讲演、写文章,继续向各界介绍中国抗战情况和进行募捐。同时,开始撰写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直到1949年底胃病恶化,仍不肯放下。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她无比激动。史沫特莱逝世后,根据她的遗愿,《伟大的道路》一书的稿费全部转交给朱德,后转交给国际友人研究会,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